当前位置:首页>>文联动态>>最新公告
民间文艺专家呼吁:民俗研究要注重田野调查
【发布时间】:2005-05-13
5月8日,以“香火甲天下”著称的妙峰山庙会在北京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金顶展开。此时的金顶相比以往显得更加热闹非凡,庙会不仅吸引了北京广大市民,就连天津、河北等地的老百姓也专程前来观看和参与庙会的表演。
位于金顶的空地上,各种旗幡迎风飘舞,人们敲锣打鼓,踏歌起舞。表演形式有高跷、中幡、太狮、少狮、杠子、小车、旱船、秧歌、花钹、跨鼓等。表演者中有华发的老人,也有弱冠的少年,虽然年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表演都是那样投入,令人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喜爱。妙峰山庙会由来已久。北京民协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说,妙峰山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初,它集中体现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是北京民间民俗文化、华北民间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是妙峰山庙会的开香日,高潮期则是妙峰山主神碧霞元君的诞辰四月初八。香会期间,数百档花会和来自各地的香客都汇聚妙峰山拜山进香。北京妙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管瑞有介绍,今年妙峰山庙会完整保留了明清古庙会的风貌,有传统花会表演,传统进香仪式,还有施粥、布茶、舍馒头、舍缘豆等,文武花会共200多档。除此之外,庙会还增加了“今昔庙会对比图片展”,把过去的花会表演、香客上香形式甚至妙峰山破败时的场景和现在妙峰山庙会的情况放在一起,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展出。
事实上,吸引人们前来的不只是传统的庙会表演,还有由中国民协、中国民俗协会、北京大学、北京民协、北京门头沟文联、妙峰山景区管理处主办的纪念妙峰山民俗考察80周年系列活动。庙会开香当日,“纪念妙峰山民俗考察80周年揭碑仪式”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刘铁梁、赵书,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以及王作楫、包世轩、常华、高巍、杨利慧等民俗专家学者,北京市门头沟区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碑仪式。纪念碑为天然石灰岩石质,碑正面刻“缘”、“源”两个行楷大字,寓意“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妙峰山的不解之缘”和“妙峰山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源头”。碑背面刻有立碑记事文,记述了妙峰山民俗学调查在中国民俗学历史上的地位。赵书说,1925年4月30日,受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之托,顾颉刚与容庚、容肇祖、孙伏园、庄严5人对位于北京城西北的妙峰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考察后,5位学者从自己关注的角度各自撰文在《京报》副刊上分6期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其中顾颉刚先生的成果最丰富,他的《妙峰山香会》一文考证了妙峰山香会的历史,详细记载了当时香会的组织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以说,此次调查开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田野调查的先河。
相关活动“纪念妙峰山民俗考察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5月7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情缅怀了顾颉刚等民俗学先辈为中国民俗事业所做的贡献,表示要继承先辈的学风,为推进中国民俗事业,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继续努力。同时专家也指出,现在的民俗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甚至有些学术上急功近利的倾向,造成了某些急躁、轻浮的学风,很少有人再作长期深入艰苦的考察与研究。他们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铁梁认为,80年前,顾颉刚等先生到妙峰山进行实地调查为民俗学者提供了民俗研究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伟大的。民俗研究者不能过分地注重文化史的研究,应该运用民俗学的方法,要注重田野调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说,进行民俗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田野调查,民俗研究者应该到民间去,到田野中去。有的专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妙峰山民俗的研究和保护。民俗学者常华认为,要对《妙峰山纪略》、《仰山志》等专著进行研究,要对妙峰山景区地下所埋藏的石碑进行考古探查,妙峰山娘娘庙自上世纪30年代遭日军轰炸被毁之后,许多有价值的石碑被埋入地下,一直未予清理考证。此外,还要抢救和搜集散落民间的有关文物。至今尚有不少妙峰山的民俗文物在附近的涧沟村、北安河、樱桃沟等地仍可寻觅到,现在如不抓紧抢救性搜集,用不了多久,很可能会被文物贩子买走,造成民俗文物的流失。(记者 余 宁)